
美国军工企业Radia近日披露佛山股票配资论坛,其正在为五角大楼开发军用版风行者巨型运输机,这款原本为风电行业设计的空中巨无霸即将开启军旅生涯。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风行者拥有史上最大的货舱空间,但其载重能力却不及安-225等传统重型运输机,这不禁让人好奇:美军究竟看中了它的哪些特质?
据美国防务媒体透露,在近期举行的空中、太空和网络技术研讨会上,Radia公司正式宣布了这一合作计划。这款翼展达80米的钢铁巨鸟预计将在意大利完成生产组装,计划2030年前后交付使用。其最初设计初衷是解决风电行业面临的运输难题——能够完整装载长达百米的风机叶片,大幅降低陆上风电项目的物流成本。
军用版风行者将重点优化货舱空间而非单纯提升载重。公司CEO马克·伦德斯特罗姆形象地描述道:'想象一下,它能像搬家一样将整座野战医院、远程雷达站甚至无人机群直接空运到前线,完全省去拆装步骤,也不需要特殊的地面保障设施。'
展开剩余58%具体来看其惊人参数:机身长度相当于足球场(108米),货舱容积达8000立方米,是安-225的六倍之多。但最大载重仅73吨的设计,恰恰揭示了其独特定位——专为运输大块头而非重量级装备而生。举例来说,它能同时容纳4架F-35战机或12架阿帕奇直升机,所有装备都可保持战备状态直接进出货舱。相较之下,美军现役的C-5运输机在拆卸状态下才能装载6架F-16,C-17更是仅能搭载3架。
这种以空间换便利的设计理念带来诸多优势:首先,省去繁琐的拆装流程,装备落地即可投入作战;其次,优化的气动设计使其能在1800米的简易跑道上起降,这种野战适应能力对军事部署至关重要。就像设计师所说,它重新定义了战略空运的概念——不是比拼谁运得更重,而是看谁能运得更快、更完整。
从风电运输到军事投送,风行者的跨界转型展现了装备设计的创新思维。当传统运输机还在吨位竞赛中你追我赶时,这款空间大师或许正在开启战略空运的新纪元。(改写自陶慕剑原文)
发布于:天津市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